浏览: 日期:2018-3-22 21:01:44
英语数码故事创作项目,是“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”面向全国普通初中、小学的在校学生设置的一个评选类赛项,以促进新技术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。英语数码故事创作是指应用数字化软件工具进行英语数码故事创作,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体进行分享、交流和表达的英语学习和创作活动。
参与方式:第一步在网站上进行实名注册和报名;第二步进入空中考场栏目参加英语词汇在线测试,测试成绩按30%计入参赛总成绩;第三步进入创作平台栏 目按照要求完成英语数码故事的创作、发布与分享,英语数码故事作品的成绩按70%计入参赛总成绩。
2018 年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英语数码故事创作项目
第十九届“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”(简称“电脑活动”)将于2018 年举行。英语数码故事创作项目作为“电脑活动”中的评选类赛项,已开始接受报名参赛,为便于参赛选手了解本项目,现将“电脑活动” 指南中的英语数码故事创作项目相关内容及参赛流程再次说明如下:
一、人员范围
英语数码故事创作项目面向的人员范围是:全国普通初中、小学的在校学生。
二、作品形态介绍
英语数码故事创作是指应用数字化软件工具进行英语数码故事创作, 并通过微信这一新媒体进行分享、交流和表达的英语学习和创作活动。
英语数码故事由文本形式的英语故事脚本、故事英文摘要和视频 格式呈现的数码微故事组成。其中,英语故事脚本是制作数码故事的 依据,词汇数不超过 500 个;故事英文摘要是英语数码故事内容的简 要介绍,每条不超过 140 个字母;数码微故事是根据英语故事脚本, 通过将表现主题内容的一组图片或相片,应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工 具集成为视频格式,再配上英文字幕、英语配音和音乐等要素创作而成。
制作的英语数码故事需上传至网盘存储,文件大小不超过 10MB。其中的数码微故事需在英语数码故事大赛微信公众号发布。
创作英语数码故事中如引用他人创作的图片或相片,需注明资源出处。
三、参赛流程
2017 年 12 月 21 日,英语数码故事创作项目平台(以下简称“平台”)正式上线接受报名参赛。参赛学生在 2018 年 4 月 30 日(初赛截止日 期)前,均可通过“电脑活动”网站登录平台进行英语词汇应用能力 测试和英语数码故事创作与上传。具体流程如下:
第一步:注册报名
登录平台进行实名注册和报名,并关注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大赛微信公众号“英语数码故事创作”。
第二步:参加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
进入“空中考场”栏目,可以在试炼场中先进行“模拟练习”;准备充分后在比赛场中进行“在线考试”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(比赛场的测试每日最多可进行3次,如对单次的词汇测试成绩不满意,可重复进行);
第三步:创作英语数码故事
完成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后,进入“创作平台”栏目,应用
Photo Story 3 for Windows 或其它制作软件创作英语数码故事,并
存入网盘;
第四步:上传英语数码故事
在“创作平台”栏目,根据已经制作完成的英语数码故事,撰写 英文故事摘要,按照要求上传作品。
第五步: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大赛微信公众号
将英语数码故事作品发布在“创作平台”微信公众号交流和分享板块,
发布形式为:#英语数码故事创作# 故事名称+故事链接,并应用微信公
众号进行交流互动。
微信公众号“英语数码故事创作”(上图中二维码)
四、评比办法
1.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:采用网上在线测试形式进行,参赛学生在正式参加测试前可登录并进入空中考场的“试炼场”中进行模拟练习。
2.专家评审:特聘专家、各省推荐评委等有关人员组成专家评 审组,按照数码故事作品评比指标对选手发布的作品进行在线评审。
3.成绩统计:“空中考场”的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成绩以 30%计入参赛总成绩;
英语数码故事评审成绩以 70%计入参赛总成绩。
4.现场面试:2018年暑假期间,进入决赛的作品作者参加“第
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夏令营”,进行现场答辩。
5.综合评定:由活动组委会综合审定评比结果,确定作品获奖
等级。
五、英语数码故事作品评比指标(按 100 分制计算)
评比指标 |
内容 |
分值 |
思想性、科学性、规范性 (28分) |
主题明确,内容健康向上,能科学、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; |
10 |
内容切合作者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|
8 |
|
文字内容通顺;无拼写错误 |
5 |
|
所有非原创素材及内容应注明来源和出处 |
5 |
|
创新性 (27分) |
主题表达形式新颖 |
6 |
内容创作注重原创性 |
10 |
|
构思巧妙、创意独特 |
6 |
|
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|
5 |
|
艺术性 (25分) |
能很好地表达主题,且有趣味性。鼓励使用原创图片及相片、视频等 |
8 |
英语书写规范流畅,能恰当地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和诠释主题;发音准确清晰,读者易于理解 |
12 |
|
音效与主题风格一致,色彩和谐 |
5 |
|
技术性 (20分) |
数码故事能很好地组合文字、画面、旁白和音乐,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|
8 |
画面和声音清晰、不同画面衔接自然 |
7 |
|
利用分享与交流,成功在微信公共号发布数码故事 |
5 |
第十九届“中国移动‘和教育’杯”
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
(英语数码故事部分)
1.作品形态界定
(8)微视频
②微视频(英语数码故事创作)
英语数码故事创作是指应用数字化软件工具进行英语数码故事创作,并通过微信进行分享、交流和表达的英语学习和创作活动。
英语数码故事由文本形式的英语故事脚本、故事英文摘要和视频格式呈现的数码微故事组成。其中,英语故事脚本是制作数码故事的依据,词汇数不超过500个;故事英文摘要是英语数码故事内容的简要介绍,每条不超过140个字母;数码微故事是根据英语故事脚本,通过将表现主题内容的一组图片或相片,应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工具集成为视频格式,再配上英文字幕、英语配音和音乐等要素创作而成。
制作的英语数码故事需上传至网盘存储,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0MB。其中的数码微故事需在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微信公众号上发布。
创作英语数码故事中如引用他人创作的图片或相片,需注明出处。
2.作品制作
(1)中小学生应独立设计并创作作品,指导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技术指导,但不能直接动手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制作。
(2)小学组、初中组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2人,普通高中组、中职组每件作品限报1名作者。
(3)作品中不能以链接网站或其他网页的内容作为作品的内容。
3.作品报送
(3)微视频(英语数码故事创作)作品,参赛学生直接报送。每个作者限报1件作品,每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。于2018年3月31日前通过活动网站登录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学习社区(以下简称“学习社区”)进行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和英语数码故事上传。具体流程如下:
①登录“学习社区”进行实名注册和报名,并关注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微信公众号。
②进入“学习社区”词汇学习栏目,学习英语词汇并准备参加应用词汇能力测试;进入“学习社区”空中考场栏目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并上传答卷。
③通过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后,进入“学习社区”创作平台,应用Photo Story 3 for Windows或其它制作软件创作英语数码故事,并存入网盘。
④根据完成的英语数码故事内容,撰写故事英文摘要上传至“学习社区”,将数码微故事在微信公众号发布、分享和交流。
4.作品资格审定
(1)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,取消参评资格。
(2)严格杜绝弄虚作假行为,一经发现,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。并视情况取消其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1-3年的参赛资格,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省级教育部门及所在学校。
(3)已正式出版的作品、已参加其他全国性比赛(包括: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、“明天小小科学家”奖励活动等)的作品不参加评选。
(4)不符合作品形态界定相关要求的作品,取消参评资格。
(三)评比指标
1.思想性、科学性、规范性
(1)主题明确,内容健康向上
(2)科学严谨,无常识性错误
(3)文字内容通顺;无错别字和繁体字,作品的语音应采用普通话(特殊需要除外)
(4)非原创素材(含音乐)及内容应注明来源和出处
2.创新性
(1)主题和表达形式新颖
(2)内容创作注重原创性
(3)构思巧妙、创意独特
(4)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
3.艺术性
(11)微视频(适用于英语数码故事创作)
①能很好地表达主题,且有趣味性。鼓励使用原创图片及相片、视频等
②英语书写规范流畅,能恰当地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和诠释主题;发音准确清晰,读者易于理解
③音效与主题风格一致,色彩和谐
4.技术性
(12)微视频(适用于英语数码故事创作)
①数码故事能很好地组合文字、画面、旁白和音乐,具有丰富的表现力
②画面和声音清晰、不同画面衔接自然
③利用微信分享与交流,成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英语数码故事
(四)评比办法
1.技术测试:包括参赛资格审查,作品“形态界定”审定和作品安装、运行测试等。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于2018年5月下旬,在活动网站公示,接受社会监督和网络人气指数投票(通过手机客户端)。
2.专家评审:公示结束后,由特聘专家、各省推荐评委等有关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,按照作品评比指标进行评审,确定拟获奖等级。
3.现场面试:2018年暑假期间,以“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夏令营”形式组织入围作品的作者参加面试。
面试方式:现场测试和现场答辩。
(1)现场测试:作品作者根据现场命题要求,在规定时间内上机操作并独立完成测试任务。
(2)现场答辩:通过技术测试的作者,现场演示并介绍作品,回答专家提问。
4.综合评定:由活动组委会综合审定评比结果,确定作品最终获奖等级。
附表2
“数字创作评比”推荐作品登记表
该表格信息均在网上填写并确认
作品名称 |
|
作品大小 |
MB |
|||||
项目名称 |
小学 □电脑绘画 □电脑绘画(“和教育”专项) □电子板报 □电脑动画 □电脑动画(健康教育专项) □网页设计 □计算机程序设计(创意编程)□微视频(英语数码故事创作) |
|||||||
初中 □电脑绘画 □电脑绘画(“和教育”专项) □网页设计 □电脑动画 □电脑动画(健康教育专项) □电脑动画(“和教育”手机动漫) □计算机程序设计(创意编程) □3D创意设计(创新未来设计) □3D创意设计(未来智造设计) □微视频(英语数码故事创作) □创意智造 |
||||||||
高中 □网页设计 □电脑艺术设计 □电脑动画(二维) □电脑动画(三维) □电脑动画(健康教育专项) □电脑动画(“和教育”手机动漫) □计算机程序设计 □3D创意设计(创新未来设计) □3D创意设计(未来智造设计) □微视频(微电影) □创意智造 |
||||||||
中职 □电脑艺术设计 □电脑动画(二维) □电脑动画(三维) □计算机程序设计 |
||||||||
作者姓名 |
性别 |
身份证号码* |
学籍所在学校(按单位公章填写)* |
毕业年份* |
||||
|
|
|
|
|
||||
|
|
|
|
|
||||
指导教师姓名 |
性别 |
职务/职称 |
所在单位(按单位公章填写) |
|||||
|
|
|
|
|||||
手机号码 |
作者: 指导教师: |
|||||||
电子邮箱 |
作者: @ 指导教师: @ |
|||||||
作者2寸免冠照片
|
作者2寸免冠照片
|
|||||||
作者姓名: |
作者姓名: |
|||||||
我(们)在此确认上述作品为我(们)的原创作品,不涉及和侵占他人的著作权;我们同意作品出版权等公益性应用权属电脑活动组委会。
我(们)同意“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委会”使用我(们)的作品并将其制作成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优秀作品集锦》出版。附表3
“数字创作评比”作品创作说明
该表格信息均在网上填写并确认
创作思想(创作背景、目的和意义) |
创作过程(运用了哪些技术或技巧完成主题创作,哪些是得意之处) |
原创部分 |
参考资源(参考或引用他人资源及出处) |
制作用软件及运行环境 |
其他说明(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) |